学术讨论
把握机遇 走向世界 ——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学术研讨会观点撷萃
2019-08-03 10:48:38 来源: 作者:
“望闻问切,君臣佐使”的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瑰宝,源远流长,从神农氏尝百草到扁鹊、李时珍的传世巨著,中医药其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数千年之前。经过历代医家不断总结完善,逐步形成了以整体论和辨证论治为基础的中医药理论体系。在近现代,中医药更是与时俱进,在诊疗和制药方面,学习西医,引入仪器诊断和中成药制剂,形成了完善的中医药诊疗体系和中医药的产业化布局,为中医药“走出去”奠定了基础。如今,在政策鼓励和扶持下,中医药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名片,已经成为跨国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的主要方向,在海外民间受众群体也在不断增长,但中医药在海外市场的产业化之路却举步维艰,如何把握“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带来的中医药国际化的历史机遇,进一步促进中医药服务、人力资源、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成为中医药行业的共同使命。
2019年6月21日至23日,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华中医药学会对外交流与合作分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中医药实践传播、教育合作交流、服务贸易建设等话题展开学术研讨,旨在透过对中医药传承、现状与机遇的分析,探索未来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新方向。
中医药发展现状:医药分家 产品先行 举步维艰
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董事长、山西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安平教授认为,阻碍中医药国际化的症结有内外二因。内因方面,中医药是共同发展,不可分割的整体,但是到了近代,中医、中药独立发展,出现了“中国的西医不会用,西方的西医更不懂“的现实问题。外因方面,东西方科技发展轨迹、医药理论、诊疗手段等区别较大,导致思想意识,思维方式有很大不同。
李教授举例介绍了中药目前在欧美的认证情况,美国FDA注册的中药没有一例成功以药品身份达成认证,中成药只能作为膳食补充剂进入美国。中成药迄今在欧盟只成功注册了3例,且均为单一植物制剂,至今未形成规模销售。产品先行的中医药国际之路,事实上已经举步维艰。
李教授结合振东医药复方苦参注射液国际化深度科研合案例分析,提出了“中医药要想走出去,科研必须先走出去。“的深刻观点。
“只有通过全面的国际合作,让西方的医药科学家去了解、理解、认识中医药,让中医药获得世界医药界的认同,中医药才能真正作为文化瑰宝,被全世界分享。”
中医药服贸+人才科研交流 加强中医药国际认同
围绕如何实现中医药的国际化与价值认同,与会专家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上海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促进中心尚力教授结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及其医疗机构、上海中医药国际服务促进中心等机构开展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的丰富经验,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中医药在海外发展的终极价值在于推动中国价值观要在多元的世界价值体系中赢得肯定和认同”。建议用全球化的视野、包容开放的态度推动中医药的跨文化的传播。一方面通过建立建海外中医中心、组织国际推广活动、国际培训教育合作,促进文化传递和价值认同。另一方面,积极促进全产业链孵化合作平台搭建,探索新的中医药服贸商业模式。
天津中医药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李立祥书记、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林勋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汉语国际推广中医药文化基地王乐鹏主任三位专家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认为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育有助于提高中医药的国际认同。几位专家分享了天津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院校教育领域服务贸易成果,近年来,国内中医药高校通过境内外教育、联合办学等模式,前瞻性的培养了大量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为配合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国家看展中医药产业化合作奠定了人文基础。
把握“一带一路”时代机遇 助力中医药落地海外
事实上,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实施,中医药作为医疗卫生合作的重要组成,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在中华中医药学会对外交流与合作分会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学会所属高校就已经围绕一带一路项目,提前布局国际交流合作与人才委培;与海外众多知名高校建立了稳固的战略合作关系,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中医药人才;以振东医药代表的中医药龙头企业,亦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与国外科研机构的广泛项目合作,率先实现了中医药产业的“走出去”。
如今,在中医药产、学、研各方的共同促进下,一个极具潜力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市场正在迅速形成,迸发出惊人的活力,让我们拭目以待。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责编:许顺喜
邮件:1970784057@qq.com 本网法律顾问:杨涛 13366852808 方长满 15139954812
本网广告独家代理:陕西古风秦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中医药文化工作委员会版权所有,
所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需转载本站原创,须注明来源及作者署名,版权必究!
京ICP备2021028515号-2
技术支持:北京华大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