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访谈
全国人大代表耿福能:中医药发展需标准化,也需科研
2025-03-14 15:26:19 来源:央广网 作者:记者 昌思荣 王颖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近日,央广网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做客央广网,就上述话题展开深入讨论。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在耿福能看来,乡村振兴,一头连着中药材的“第一生产车间”,关乎产业振兴;另一头,则连着民生,如何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成为待解之题。
耿福能在《做客央广网》访谈中 (央广网发 王综鹤 摄)
中医药如何传承创新发展?
要标准化发展,也要重视科研
作为连续三届履职的全国人大代表,在过去十余年里,耿福能提交了135条建议,共计23万多字,主要聚焦中药材产业、乡村振兴、科技创新、乡村医生培训等领域。
“对于中医药如何传承创新发展,是我们一直在思考探索的问题。”在耿福能看来,这需要用现代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解读好中医药。简言之,就是要推动中医药标准化发展,助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
他认为,中医药要发展,必须科研、科研、再科研。
今年全国两会上,耿福能建议加大科技攻关,打造创新平台,深入发掘彝药、藏药等特色民族医药价值,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医药产业创新升级发展。
AI是否会取代医生?
不必焦虑,但要学习运用好AI
DeepSeek走红之后,AI如何赋能医疗行业引发关注。耿福能认为,这是推动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分级诊疗的机遇。
“AI大模型不断推陈出新,通过数据的积累和不断地学习,AI医生能在读报告、治未病等方面发挥作用,会是基层医疗机构很好的AI助手。”耿福能表示。
面对“AI是否会取代医生”的讨论,耿福能说,AI问诊只是工具,像中医的“望闻问切”,AI还没有办法做到。此外,医疗不只是算法和技术,还需要经验和交流。
“面对AI问诊,我们大可不必焦虑,但要与时俱进,学习运用好AI,才能更好地为基层医生赋能。”耿福能说。(记者 昌思荣 王颖)责编:许顺喜
邮件:1970784057@qq.com 本网法律顾问:杨涛 13366852808 方长满 15139954812
本网广告独家代理:北京群策群利广告有限公司 中医药文化工作委员会版权所有,
所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需转载本站原创,须注明来源及作者署名,版权必究!
京ICP备2021028515号-2
技术支持:北京华大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