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分析
珠海生物医药产业“三链融合”大闯关
2019-08-02 21:24:10 来源: 作者:
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珠海市支柱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16.68亿元,增长5.0%,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速3.9个百分点。其中六大支柱产业之一的生物医药业保持高速增长,增加值达21.5%。
不久前,珠海市市长姚奕生在广州会见澳门科技大学、广药集团有关负责人,三方就推进中医药产业项目合作进行探讨和交流。本月初,珠海首次举办的生物医药对接会透露,大型药企广药集团、香雪制药正计划落户珠海,借力珠海优势拓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版图”。
良好产业基础、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为珠海生物医药产业布局粤港澳大湾区创造了机遇。但另一方面,业内人士认为,在广深龙头引领和中山、东莞等地加速追赶的产业竞合格局下,“小而美”的珠海要在大湾区内实现产业突围,须继续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向高端化跃升。
南方日报记者走访调研发现,珠海已形成以药品制造业为主体,医疗器械为支撑,保健品和化妆品为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三链融合”,是珠海推进该产业能级量级提升的“关键一招”。
趋势
初创生物医药企业驶入“快车道”
“得益于丽珠、联邦制药等一批龙头企业产值的持续增速,珠海生物医药产业近年来持续高速增长。”珠海市统计局有关负责人分析。目前,珠海已形成以药品制造业为主体,医疗器械为支撑,保健品和化妆品为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
在龙头企业引领发展下,随着近年来珠海持续加码生物医药高端人才和项目引进力度,初创生物医药企业也驶入了“快车道”。
在珠海横琴盈科瑞药物研究院,实验室摆放着一批高精尖的中药研发平台,研发人员正在实验室中忙碌地进行中药提取、浓缩、醇沉等一系列研发工艺。作为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首家入驻的企业,短短两年多时间,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就突破千万大关。
“企业带着配方来,就可以通过产业园的公共服务平台进行药品的中试、生产和销售。”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副行政总裁冯准说,对于初创企业而言,可以更加集中资源潜心研发,加快药品上市的产学研进程。
在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以北,一家新兴生物医药器械的初创企业也崭露头角。
去年底,位于珠海高新区的通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凭借高端颅内植入介入医疗器械项目的自有先进技术,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行业总决赛中获亚军。在这场国家级的行业“较量”中,通桥仅仅是一家成立不到3年的企业。
相比较国外知识产权垄断、颅内介入医疗器械费用昂贵等现状,通桥的研发成果将打破这一局面,让患者从国产化医疗器械中减轻经济负担。目前,通桥颅内植入介入医疗器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已经提交13项专利,4项已获批。未来,在中国脑卒中介入诊疗的国产化进程中,将会出现“珠海企业”的身影。
沿着珠海生物医药产业版图往西探寻,被称为“南方药谷”的金湾生物医药基地,涌现出一批亮眼的初创企业,珠海瑞思普利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目前,该公司正在研发项目采用第三代肺部给药技术——干粉吸入技术。而这一技术相关治疗药物国内90%均为进口,这意味着瑞思普利将有望填补国内市场空白。今年底,这家“珠海企业”将代表中国出战“龙门创将”全球创新创业总决赛,展现珠海企业科技实力。
初创企业加速创新和汇聚效应,正成为生物医药产业能级量级提升的新兴力量。以珠海健康港为例,这个开港运营刚满一年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已累计签约落户或即将落户项目12个,总投资超50亿元,达产后年产值超80亿元。
“生物医药产业是高知识密度、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新兴产业,在高端人才、科技项目和公共研发与服务平台的共同发力下,珠海涌现出的这批生物医药行业‘新军’,正成长为珠海工业经济的增量所在。”有观察人士告诉记者。
难点
“三链融合”仍需步步闯关
“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要依靠高科技人才,依托企业作为载体,更离不开政策支持。”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林江表示,一个城市若能把投资环境、人才、资本等几大要素有效互动起来,形成合力,就构成了生物医药和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
尽管初创企业技术攻关实力抢眼,但珠海生物医药产业总体实力仍有待提升。在走访过程中,不少从业人员认为珠海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还需要在创新要素链、产业结构链以及政策链等方面大力加持。
“目前,国内对生物医药投资注重‘短平快’模式,但在科研创新等方面的创新药投入稍显欠缺。”珠海诺贝尔国际生物研究院创始人黄子为表示,珠海生物医药产业现状也正是如此。以金湾区为例,该区化学药品制剂的工业总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96.1%,相对较为高端的生物药占比仅为2.3%。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蛋白类等生物医药、高端医学诊疗设备、基因检测、现代中药应用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这意味着,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将聚焦于高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这也为珠海目前的生物医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来挑战。
“生物医药产业需要大量资源持续投入到新品研发,但整个过程时间漫长且耗资巨大,中小企业很难去承受这样的资金和研发成本。”珠海医药流通行业协会原会长苏韦锟说。
针对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环节高成本、高风险、长周期的特点,聚光科技科学仪器首席科学家李刚强认为,创新的核心在于人。“如果珠海能够吸引已拥有科研创新成果的人才或者团队,生产研发的时间成本和产业化进程将大大缩减。”
对此,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林志军认为,珠海拥有丰富的高校资源,但高校人才构成类型多以本科生为主,科研人员占比小、高层次的科研机构总量低。如何汇聚高端生物医药领域创新人才、如何推动高端科研院所携手创新,成为珠海产业创新实力跃升的关键环节。
在产业链层面,业内人士分析,从珠海生物医药产业链条现状分析,目前珠海几大龙头生物医药企业由于土地、成本和环保等因素,在全国各地设立多处生产基地,公司资源投入分散、产业聚集度不够高,带动本地相关企业、产业发展的效应不强。
以丽珠集团为例,两家位于珠海的企业主要从事于生化制剂生产和微释球制剂研发等;而聚焦于中成药制剂生产、研发和销售的公司则分布于韶关、四川和上海等地。
从产业布局来看,珠海定位于依托“三园区两基地”打造一流生物医药城,但目前金湾区生物医药产值占比仍“一家独大”。据珠海市工信局数据,2018年,珠海市生物医药(含医疗器械)产业总产值229.54亿元,金湾区生物医药产值占全市该产业三分之二以上。
“无论是汇聚产业人才打通人才链,还是加速产学研转化优化创新链,都需要从顶层设计推动政策创新。”珠海横琴盈科瑞药物研究院总经理高进认为,目前市级层面扶持力度弱、产业管理职能较为分散,“需要从全市层面宏观引导,加快推动市级产业政策升级、整合职能部门精准发力。”
破题
聚焦关键环节集中发力
随着政策持续加码、国家战略深入推进,越来越多企业选择落户珠海。截至今年4月,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累计对接洽谈企业597家,涉及中医药、保健品、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生物医药领域;产业园区累计注册企业134家。其中,澳门企业35家。
从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功能和空间布局来看,珠海和澳门“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也将为生物医药产业分工和布局带来国际影响力。
“在澳门,依托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发展中医药、向国际市场推广,既有地缘优势又有国际化推广优势;并且在澳门地区,当地群众对中医药的接受程度普遍更高,拥有良好的社会基础。这些都是中医药产业依托产业园平台‘走出去’的独特优势。”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董事长吕红说。
计划落户横琴新区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的广药集团有关负责人也认为:“目前公司中药制品的市场占有率主要在国内市场,中医药‘走出去’需要好的平台和渠道,我们也希望通过落户横琴开拓生物医药的国际市场。”
聚焦药品研发创新环节,珠澳联动发展动作频频。位于金湾区的珠海国际健康港内,珠海百试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澳门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珠澳实验动物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在重大疾病动物模型的研制和成果转化应用、新药创制、人才交流与资源共享等领域展开深入的合作。
“澳门科技大学有成熟的科研力量,尤其是在中药新药和重大疾病动物模型的研制中有相当宝贵的数据和经验积累,平台建立后可为进一步验证、鉴别研究成果提供便利,并可对有研发价值的生物医药项目提供孵化支持。”珠海百试通董事长唐小江博士表示,澳科大还拥有一批生物医药领域的博士、硕士等专业人才,动物实验中心也可以在人才交流、实验课题等方面进行合作,通过平台加强产学研交流合作,使得双方的功能作用最大化。
此外,用好政策引进优质项目和高端人才,日渐显现实效。继2017年横琴新区推出专项扶持产业园发展政策后,今年4月,横琴新区再出台专项政策加码产业园支持力度。通过建立协调机制、设立绿色通道、公共服务平台补贴、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等方面16条专项措施,帮助产业园解决建设运营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新困难。
针对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经国家主管部门认定的国医大师团队、省级以上主管部门认定的名中医团队,分别可申请最高500万元和200万元的专项扶持;产业园可为园区企业提供研发服务,最高可以获得1000万元的一次性设备购置补贴;横琴新区还为园区人才给予一定数量的区属公办学校学位指标,解决子女入学问题等。
“未来,珠海需借助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的科研实力,加速将其科研成果在珠海落地转化。”林江表示,目前虽然生物医药产业成为全国各大城市的重要产业,但很少有地区像珠海一样将其作为全市支柱产业来发展,“珠海可以加大对产业的政策、人才和资源支持,将其打造成为大湾区内特色医疗产业,将有望在新一轮产业分工中实现弯道超车。”
■专家观点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林江
借助澳门科研实力
实现成果珠海落地
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布局中,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目标已绘就。作为珠海的支柱产业之一,珠海在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如何在当前大湾区的竞合格局中发力?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林江建议,珠海需要借助澳门地区的科研资源和人才力量,加速推动生物医药发展;同时,政府可以花更大精力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投入,将珠海打造成为特色医疗产业城市。
“从人才、技术上看,珠海医药产业发力早,积累了一定规模的产业人才。”林江说,但相关产业人才生产能力较弱。珠海虽有众多一流高校,但总体而言,珠海内优质高校建校时间较短,而且偏重于基础研究,短时期无法供应大量应用型人才。
就城市吸引力而言,相对于一线城市,珠海虽然有优美的环境,但在城市配套、产业环境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是珠海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亟须回答的课题。
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珠海生物医药产业名列第三,前有广州、深圳,后有中山、东莞等地持续发力。珠海如何从众多城市中突围?林江表示,从目前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而言,广州在医药开发方面占据大头,深圳在医疗器械方面有优势地位;佛山、中山、东莞、江门等地都在积极布局生物医药产业,建设相关产业园,各自取得一定的成绩。林江建议,珠海可以尝试投入更多资源和精力优先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并作为特色产业着重打造。
“与其多方面、多产业投入,不如紧抓一头。”林江建议,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基础上,投入生物医药产业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如:建立医药综合服务平台、医疗器械成果转化平台、分析检测平台、医药冷链仓库等配套设施,促进珠海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化和融合发展。
在区域合作方面,林江建议,珠海可以借助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的科研实力,将其科研成果在珠海落地转化。“这样既能解决澳门方面土地资源欠缺的问题,又能帮助珠海打造中医药产业高地。”
■样本
瑞思普利核心技术
抢滩国际市场
首款产品达产后产值有望超4亿元
2018年3月,经过多方考察,珠海瑞思普利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思普利”)从长三角搬到珠海金湾区,签约入驻珠海国际健康港。
这家落户才一年多的初创企业,在全国行业竞赛中已经崭露头角。创始人陈永奇依靠第三代肺部给药技术——干粉吸入技术,瑞思普利成功入围第三届“龙门创将”全球创新创业大赛中国赛区总决赛三强,将于今年底代表中国出席全球总决赛,让珠海生物医药企业站上了国际舞台。
据介绍,瑞思普利主要从事呼吸系统吸入给药技术药物配方及装置的开发及产业化,在研产品线涵盖了呼吸系统全系列产品,涉及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过敏性鼻炎等多个临床需求大的治疗领域。
“经过多年发展,国际上很多吸入制剂都过了专利保护期,这意味着公司可以通过这些专利技术开发更多的优秀产品。”瑞思普利创始人、董事长陈永奇介绍,并且,此类吸入式给药技术又有很高的技术壁垒,即使过了专利保护期,许多企业也难以自主研发。“这些都为公司发展带来利好。”
选择落户珠海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路从长三角看到珠三角,很难找到像珠海为初创企业提供这么高标准的厂房。”陈永奇说。
“目前企业步入产业化阶段,需要生产空间和高标准的硬件设施。”陈永奇感叹,作为初创企业,金湾区为其提供了5400平方米的国际化标准厂房,24亩产业化用地以及厂房前三年免租等“一企一策”的专项扶持,“这些都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
除高标准建设的厂房,陈永奇还看中了金湾区的人才聚集优势。陈永奇坦言,虽然珠海人才体量较小,但在生物医药领域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体系,丽珠、联邦等大型药企业都在周边,拥有大量的产业人才,方便业务交流。
“珠海金湾初步建成体系的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对初创型企业进入市场前的各个环节有着非常细致的服务和技术支持,这有利于企业壮大发展。”陈永奇表示,目前,瑞思普利在珠海国际健康港的厂房正在装修,预计2个月后设备就能进厂开启生产线。
对于发展前景,陈永奇很有信心。陈永奇曾就职于世界领先吸入给药技术开发的Vectura,并担任吸入制剂首席科学家,拥有十多年吸入制剂产品的研发工作经验。全球唯一获欧盟批准上市的舒利迭仿制药便是由他负责研发。
事实上,频繁出现在各项赛事的聚光灯下的瑞思普利,已收到不少知名投资机构抛出的“绣球”。“下一步是向药监局提申请做临床实验。”陈永奇介绍,公司预计在2021年推出首款单一产品,达产后产值可超4亿元。来源:南方日报 责编:许顺喜
邮件:1970784057@qq.com 本网法律顾问:杨涛 13366852808 方长满 15139954812
本网广告独家代理:陕西古风秦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中医药文化工作委员会版权所有,
所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需转载本站原创,须注明来源及作者署名,版权必究!
京ICP备2021028515号-2
技术支持:北京华大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