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医药文化工作委员会官方网站!
站内搜索:

中医周易

赵会堂易经讲座《名人与名气》

2020-07-23 16:24:44 来源:中国文化信息协会中医药文化工作委员会 作者::赵会堂 编辑整理:许顺喜

  中国周易新闻网易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易经研究专家赵会堂

  谈到名人,现多数人会张口就提到名星,所畏明星,就是影视演员,歌唱家等,很少有人想到科学家的,政治家,医学家,诗词歌赋之人,尤其是现在的年青人,追星族。

  综现中国历史,能够流芳百世的是那些科学家医学家,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比如扁鹊,祖冲之,李白,李清照等,这里没有演艺人士,只有戏本中出现杜十娘的人。演艺界之不过是工作而己,并没有给人们的生产力,改造历史作出贡献。

  所畏名人,能让后人尊重,或者是修庙敬仰的人,当代只有毛泽东伟人,特别是在农村自觉得给修庙供奉为神。那是心中的神,不被别人摸掉的。

  今天讲的名人,与名气,不讲政治的,只论名气与名声。

  为什么能成为名人,他的先决条件是什么,在这里就得先谈到阴宅的问题,阴宅是起到什么作用的。自然界古人们是划分三界的,也就是划分了三个区域,一是上天的神仙们住的地方,现在叫宇宙,一个是人死了要去地方,叫阴曹地府。现在人叫陵园,另一个是当代的花花世界。这些都是民间的传说,信不信无所畏。

  人死后也要有个家。这个家就是阳间人们叫的阴宅,去到那里就永远回不来了的人。

  科学解释是人死后骨头里有一种成份叫磷的东西,因为后人们常去上坟,这些信号或多或少会传到下一代子孙的身上,再加上血液的遗传基因,下一代人就有了上一代人的符号,这就是最新科技的DNA。

  有些古人的知识现在的人还未破译,并不等于他不存在,有些无知的人称作迷信。老祖宗传下几千年的宝贝怎么就成了迷信了。

  阴宅是根据地理的磁场,和己古的先人们的遗骨,起到了一定的化学反映,会给直接亲属一定的信号。也需是传出吉利的信号,也需是传出凶险的信号。

  名人的阴宅是受到庇护的,会庇护下一代人的运气,山青水秀,龙虎环抱,就会出现才子佳人,就会出现事业兴旺发达的人或家族。

  青龙位佳,青龙为名气,为声望,为文化,主教育,主文人,大学校长多为家里阴宅青龙位好,学者,工程院士,多主青龙位。

  现说现代的艺人的名人,作为目前国情,政策开放以后,外国的东西对我国影响很深。特别是八十年代以后出生人,把外国东西引入我国,在这之前,那些艺术家们是和工农商一样,每月是挣工资的。

  所以说气场也改变了一些人,这个大气场就是社会的变革,就是大环境。

  艺术名人,和那些历史上名人有什么不同呢,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当然阴宅的风水不同给后人的影响带来的效果也不同。命理上,名人主离火。离为亮丽的,名气的、阴宅是主要有河流,有名气山。当然这里的青龙位一定不行。河流主财,有名气了就有财了。这也叫名利双收。但是不会太久,也不会成为历史记载的人物。只是昙花一现。

  科技名人名气被历史传承下来的人,是有很大区别的。历史名人是主寿主名气主威望,主敬仰,子孙传万代。

  现在的艺术名人,主财主名气,是临时作为,很少有一辈子是红的。一般是二十年就相当不错了。

  这些和他们的命理有直接关系,为什么有早红的有晚红的,有大器晚成的。这就是命和运的关系,在命局中,是一个很不错的组合,这个组首先决定你是干什么的,给人一个定性,具体顺不顺利,那一年顺利,这就是看大运是帮你还是不帮,这个运帮你这十年基本没问题,偶然遇到流年不顺也是一年多而己。

  早红晚红,这和命理的运是分不开的,有一些童星,很少到青中年还能红的,只是流年好的话,也是露露脸而己,决不象五六岁到十来岁那几年家喻户晓,你的运过了,再想回来就很难了。

  即使有好运的,也不会超过二十年,一般情况如此。一个艺校生,毕业时二十多点,即使是二十五交上好运,有上二十年就谢天谢地了。但也有不温不火的艺人能在舞台上四十多年,但始终没有大红大紫过。

  所以劝那些艺人们见好就收,也许也会落个好名声,亮丽的舞台艺人们都喜欢,但是上天不会眷顾你一个人的,会公平的,每人有份。当名气名声过去后,不要抱怨任何人,这就是命局。

  有人会问,出名了有钱了,做慈善会不会改变,命局。当然会改变一些的,但是对名气基本上不会变的,只是对身体上有所改变,对后代人有改变。真正改变的看上神会不会来救你。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句对任何人都有一定的作用。

  要尊重那些历史名人,或者是现在的名人将来会成为历史记住的人,才是经过修练真正名人。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正能量,为当今社会作点自己能做的多好。作者:赵会堂 编辑整理:许顺喜

主管:中国文化信息协会 主办:中医药文化工作委员会
邮件:1970784057@qq.com 本网法律顾问:杨涛 13366852808 方长满 15139954812 
本网广告独家代理:陕西古风秦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中医药文化工作委员会版权所有,
所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需转载本站原创,须注明来源及作者署名,版权必究!
京ICP备2021028515号-2
技术支持:北京华大网络